产品详细
近来,蕪湖港朱家橋港區碼頭,整齊摆放的奇瑞汽車等候裝船出口海外。通訊員 肖本祥 攝
近来,安徽省“專精特新”企業馬鋼埃斯科特鋼公司生產線上,工人正在生產高端汽車彈簧用鋼產品。通訊員 羅繼勝 攝
2024年,安徽汽車產量歷史上初次打破300萬輛,達357萬輛,同比增長43.3%,佔全國比重超1/9﹔新动力汽車產量初次打破百萬大關,達168.4萬輛,同比增長94.5%,佔全國比重超1/8。汽車產量和新动力汽車產量均居全國第二位。
擴張的,不僅僅是產量。這些年,中國汽車業的一個明顯趨勢是:新动力化轉型全面加快。以安徽為例,2024年全年,安徽新动力汽車產量佔汽車產量比重達47.2%,挨近“半壁河山”。也便是說,每生產的2台汽車中,就有挨近1台是新动力車。
從1951年合肥車橋廠改裝的榜首輛鐵木結構的“愛國號”客車駛上長江路,到1968年安徽汽車工業史上榜首輛汽車“江淮牌”載貨汽車在巢湖汽配廠誕生,再到1991年安慶汽車廠自主研發試制出榜首輛“安達爾”小轎車,1999年合肥工業大學團隊完结了榜首代純電動轎車的研發……在中國汽車工業的版圖上,安徽無疑是個低調的“上進生”,一路加倍尽力、静静速行,終至當下遭到現象級關注。
一個行業的未來總是充滿不確定性和不行預見性的。但回過頭來看,始終積極擁抱轉型,以向新來圖存、圖強,就會擠進行業前進的“座艙”。
不得不說,還未到“開香檳”的時候。當下的汽車行業,正處在市場競爭白熱化、迭代升級快速化、產業變革史无前例的深入變局之中。
357萬輛!2024年,安徽汽車產量一舉打破300萬輛大關,得益於完備的產業鏈體系。
談起長三角的新动力汽車,有這樣一句話廣為流傳:“上海生產芯片,浙江生產壓鑄機,江蘇生產電池,安徽生產整車。”
生產整車,對一個區域的產業鏈完備度要求頗高。精细的整零銜接,絕不是“搭樂高”式簡單拼接,而是要有“整車+零部件”的高效分工協作體系。
當下,安徽已集聚奇瑞集團、蔚來汽車、大眾安徽、合肥比亞迪、江汽集團、合肥長安、漢馬科技7家整車企業,擁有乘用車、商用車、專用車等全系列產品,有著配套完善的全產業鏈。
零部件層面,擁有規上零部件生產企業1100多家,“兵團式、陣地戰”推進皖北專用車集聚發展、零部件轉型升級、后市場提質增效,推動縣域零部件產業做大做強做優。
安慶的車燈、池州的鎂基新资料、亳州的汽車零部件、馬鞍山的動力電池资料、銅陵的銅基新资料、淮南的新动力汽車后市場、六安的新式儲能、淮北的陶鋁新资料、蚌埠的玻璃、阜陽的裝備制作業、黃山的汽車電子……安徽各市各縣紛紛各展所長、加快“入鏈”。
產業的集聚,讓更多人才、技術、資金等要素“向皖而行”,也讓這條產業鏈愈加堅固。
新动力化是安徽甚至中國汽車業發展趨勢。從佔比看,新动力汽車佔比達47.2%,油車和電車的份额已挨近1比1。從數據看,2024年安徽新动力汽車產量也打破了百萬輛大關,達到168.4萬輛。
同樣是靠著產業鏈,與傳統內燃機汽車不同,電池、電機、電控是新动力汽車的“三大件”,“三電”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愈發老练。在安徽的新动力汽車產業鏈中,涵蓋了動力電池、電機電控、智能網聯、輕量化资料、銷售維保、收回运用等全產業鏈。
盡管動力電池性能不斷提高,超充功率也越來越大,理論充電速度越來越快,但補能焦慮在新动力汽車用戶中依然都会存在,廣大車主對充換電服務需求不斷增大。
為此,安徽優化新动力汽車服務體系,組建中安动力有限公司,推進市縣鄉三級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上線“安徽充換電”App,全省充換電服務“一張網”加快構建。
以往,為了給電動汽車充電,要在不同的App之間跳來跳去,看哪家在邻近有樁,看哪裡的樁充電價格更劃算。這種繁瑣不方便的操作方法,在安徽成為過去時。
作為安徽全省統一的充換電服務进口,安徽充換電App依托安徽省充換電基礎設施綜合監管服務渠道,聚合省內眾多充換電運營商資源,供给全省公共充換電基礎設施場站的信息查詢、定位導航、掃碼充電、服務評價等綜合性服務。
具體來說,通過一鍵找樁、一鍵比價、一鍵導航、一鍵充電、一鍵反饋“五個一”功用,為用戶供给一站式充電服務體驗,實現“一個App暢行全省”。
一鍵找樁功用,可根據用戶的當前方位、充電需求(如超充、快充、慢充、特定品牌充電樁等)、距離偏好等條件,智能篩選出最優的充電站點。無論是城市、農村,還是高速公路、國省干道沿線,都能敏捷找到邻近的充電樁。
另一方面,更多的充電樁、充電站被“组织”上了,甚至走進了人們曾經認為的“充電盲區”——鄉鎮。
到2024年末,安徽累計建成充電樁73.8萬個,2024年新增28.7萬個,全省高速公路服務區根本實現充電樁全覆蓋,鄉鎮充電樁覆蓋率由2023年末的62%提高至97%。
隨著充換電設施的添加和統籌运用水平的提高,安徽加快打造新动力汽車出行友爱省份,廣大電車用戶享遭到更多便当。
服務體系的優化,車主运用起來愈加适意,成為安徽新动力汽車產業高歌猛進的“軟件支撐”。
2024年,安徽整車出口量躍居全國榜首,出口佔全國比重1/4。全國每出口4輛汽車,就有1輛是安徽造。
其间,有一個品牌是终年的出口銷冠——奇瑞。2024年,奇瑞集團汽車出口量達114.5萬輛,改写中國車企出口紀錄,連續22年位居中國品牌乘用車出口榜首。
從2001年第一批10輛風雲轎車出口開始,奇瑞就開啟了國內、國際雙市場布局,成為最早走出國門的中國汽車品牌。20多年來,奇瑞從“走出去”到“走進去”再到“走上去”,不斷探究實踐,持續做大海外“朋友圈”。
“In somewhere,for somewhere(在哪裡,為哪裡)”,奇瑞秉持全球化理念,一方面和海外國家、海外协作伙伴协作共贏,在人才鏈、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等全價值鏈開展协作,實現效果同享﹔另一方面則深度融入全球汽車產業鏈,推動本地化發展,做當地的企業公民,尽力為海外市場地点國的經濟社會發展作貢獻。
到现在,奇瑞業務走向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球累計汽車用戶1420萬,其间海外用戶390萬。
據奇瑞控股集團2024銷量年報顯示,2024年,奇瑞集團銷量達到260.4萬輛,同比增長38.4%,創造了年銷量歷史新高,超額完结年头確定的“銷量增長率超行業10個至20個百分點”的年度銷售目標。這一年,奇瑞集團在新动力、燃油車、海外出口、國內市場“四賽道”實現了全面增長。
2025年,奇瑞集團提出新的銷量目標:在2024年高速增長的基礎上,坚持逾越行業增速的高質量發展,實現銷量增長率再超行業10個至20個百分點。
本年的中國汽車出口,或许會遭受更多挑戰,但也被認為仍是充滿機遇的“窗口年”。
縱使國際環境風雲變幻,隻要擁有過硬的質量和優質的服務體系,安徽汽車的出口甚至產業鏈出海依然远景可期。(記者 王弘毅)
公民日報社概況關於公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协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